“每个人对创新文化似乎都有自己的定义,100个人里可能会有101种定义。”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王元在9月9日上午举办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创新文化论坛上说:“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分。”
科学文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精神土壤和动力之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勇攀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科学文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曾发出感慨,“欲求超胜,必先会通。”交流、会通,是科学文化的基本内涵。
正当其时,各国正在塑造怎样的科学文化?中国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怎样的科学文化?此次创新文化论坛聚焦科学文化,邀请来自美国、巴西、以色列、西班牙、英国和国内的专家,围绕“追光:创新的精神与动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创新文化与本地科创紧密相连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发展,培育与时俱进的科学文化更成为各国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决胜力量。
“很多大科学家都是在有文化修养的背景下产生的。”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表示,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关系就好比土壤、树木和果实三者一样,是互相供给、互相作用的。“创新文化直接影响到上海的人才培养,而创新人才又决定了创新成果的产生。”
而在巴西,科技创新主要分为科研、基础设施、融资、人力资源和创新这五大支柱。巴西科技创新部副秘书长奥索里奥·科埃略·吉马良斯·内托分享了巴西在营造创新文化上所做的事情:“我们把科技和创新不仅仅看成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把科技看作整个国家的义务和责任。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我们现在正在讨论提供一个更新的战略,想要通过科技的方式来消除各地的发展不均衡、不对称;从政策方面来说,我们也在探讨组织新一轮的科研创新政策,并已经推出了四个重要的指南;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建立一个为了创新社会融合的部门,来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在巴西国内重要的社会性的问题。”
“在以色列,你要聪明一点、快一点、强大一点,这就是我们的思考方式。” 以色列未来学者阿迪·约菲说,这种思维方式是针对未来大势的思维方式,也是新的思维方式,“打球的时候盯住球,每时每刻都要看身边发生着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千万不要把这个球给丢了。”
在全社会营造合适的创新文化
科学文化是建设科技:“要建设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就要培育全民崇尚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虽然科学研究是小部分人的事情,但是中国要建设科技强国不仅需要普及科学,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的氛围。”吕薇表示,在目前我国新型技术发展很快的时候,新兴技术的发展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还要激励更多人投入科技企业,培育创新自信和创新文化。
“能正确的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的第一步”“科学文化是可以被建构出来的,但是建构主体充满了不确定性”“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要鼓励原创型的基础研究”“要大胆呼唤自由,要大胆质疑权威”……论坛上,不同国籍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对于创新文化发展的前进道路达成了一致的看法:科学文化要在一个创新生态中相互交织、相互尊重,呈现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从而积极助推着科技创新不断前进。
文化交融促进国际科学合作
“追光之路就是科技创新之路,它也是理性启蒙之路。科技创新和理性启蒙,都呼唤文明的交流。”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纪志刚说,在1607年的北京,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开启了中西文化的开篇大幕,这是中西两个学者的第一次“牵手”,至今都是国际科技合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现在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在逐渐缩小,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科学合作,而不是进行阻碍。”他认为,“李约瑟之问”从一个侧面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国对世界有贡献,世界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除了“李约瑟之问”外,中国科学界还有“钱学森之问”“徐匡迪之问”,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部长郭哲表示,科学文化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开放、自由和流动。这可能是中国科学界能够给出答案的关键。
来源: 上海科技报